学校简史
学校简史

在顾秀莲副委员长的带领下,在李宝库、邬沧萍等领导、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争取学校、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实行“开门办学、公益办学、合作办学”,积极探索融入社区、创新开拓、服务大局、特色发展的新型老年大学办学之路,逐步形成了老年教育朝阳模式和有特色的教育品牌。

起步在西城

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前身)经过一年的筹备,2007年正式获批成立。顾秀莲任校长,莫文秀任常务副校长(后调离),王萍、回春茹、贾秀总任副校长。

1、2007年学校成立 .jpg

右三顾秀莲、右二王萍、右一贾秀总、左二莫文秀、左一回春茹


2008年2月9日(元宵节),在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社区活动中心举行成立大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和西城区政府有关领导到会祝贺。

学校坚持小平台、高起点,大服务、新思路,广聚老年教育专家学者和各类人才,从课题研究、远程教育和“老少牵手活动”起步,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老年大学发展之路。

2007-2009年,完成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5本专著获一等奖。

7-1五本专著F.jpg

2、4本专著 .png

2008-2011年,完成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银教工程”推广任务,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创建“幸福养老大课堂”网络教育平台和“1359”课程体系。成为民政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示范项目,在全国各地共建立起3000多个教学基地,受益人群超过200万。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敬老爱老助老服务先进单位”奖牌。

奋进在朝阳

在顾秀莲校长的关怀下,根据朝阳区党政领导决定,学校进入朝阳区办学。2011年3月2日,学校在朝阳社区学院挂牌。

在朝阳区历届党政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学校与朝阳社区学院实行合作办学“三对接一融合”“三结合三为主”,开创了生动活泼的老年教育新局面。

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北京东方老年文化节”,全区5万多人参与,向党的90周年华诞献礼。先后建立起233个社区老年教育基地,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全区年均13万人次从中受益。

累计举办200多个专业教学班,学员5000多名。2016年至今有上百名学员考入学历教育班,获得大专学历证书。  

2016年起,学校先后获批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北京市优级学校、4A级社会组织,更名为“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组建新的领导班子,举办庆祝建校十周年系列活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萍接任院长。

砥砺新征程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突出“扎根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关注妇女、重点老幼”的办学特色,坚持抓党建促提升,抓班子带队伍,抓规则建制度,抓科研再创新,抓合作聚资源,全院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党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隔代教育系列课程生动活泼,备受欢迎;社区老年教育研究成果丰硕,4本专著公开出版;逐步形成老年教育朝阳模式和教育品牌。

2020年教师节前夕,顾秀莲副委员长和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陈先豹、朝阳社区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蔡芳在学校新校区揭牌,改善了办学条件。

31.jpg

学校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巩固初步形成的独特的老年教育模式,让众多老年朋友在老年教育学习中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生活更加充实,权利更有保障,发展更可持续。


首 页 |学校概况 |专家团队 |教学科研 |校园资讯 |交流合作 |综合信息 |证书查询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