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中国发展观察:杨文霞谈“数字时代老年大学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2-29 14:03:4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640.jpg

本文摘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

《中国发展观察》2024年第1期

《“快慢融合”掘金银发经济》

部分内容有删减


本文内容提要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智慧社会建设和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丰富老年生活创造了不少新的机遇。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老年人尽享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防止网络带来的各类诈骗风险。以数字技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帮助老年人学习互联网使用技能,融入数字社会。


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就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是我国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当前,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新发展格局之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也催生了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当“老龄化”遇见“数字化”,给人口老龄化应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慢人群”享受“快时代”的便利;如何丰富为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学习”,跨越数字鸿沟


《自媒体作品吸引人起好标题很重要》《设计一个好封面,提升作品播放量》《老年群体怎样开直播》……全国老年大学先进个人,北京东方老年研修学院院长、研究员杨文霞结合自己的经历,聚焦自媒体写作与短视频创作,通过“面对面”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为全国老年人进行短视频教学,受到很多老年朋友的关注和喜欢。


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就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是我国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老年人怎样才能拥有独立幸福的晚年生活?杨文霞认为,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经济保障、医疗保障,这些是养老最基本的保障需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和养老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不满足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开始渴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进入数字时代,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怎么办?在杨文霞看来,老年教育一定不能只是学校教育,也不能只是学习知识。应该通过为数字化赋能,形成品牌化发展,让他们掌握方方面面的本领,走出家庭,融入时代,融进社会,用更丰富的形式和途径,积极参与其中。


杜鹏认为,老年人再教育的过程,得益于“老龄化”与“数字化”的融合。


第一,数字时代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的条件发生改变。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大量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互联网技术经验和获取的最一致的全球预测因子。相比于当前处于老年阶段的人口,未来相继步入老年期的“新一代”老年人口将有着越来越高的受教育程度,其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重将大幅提升。得益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一代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老年人口的队列更替将助推互联网的使用。在生命历程早期的数字技术接触差异是造成老年“数字鸿沟”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现在的中青年“数字原住民”将来步入老年阶段,老年互联网使用者也会持续增加。


第二,以数字技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一方面,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通过开发健康教育知识学习课程、保健训练课程、认知能力改善课程等,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的健康保健知识。另一方面,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互联网为老年人搭建了融入数字社会的桥梁, 提供了开放的沟通交流和信息获取渠道,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靳永爱认为,总的来看, 推进数字适老化、创造年龄友好型互联网络环境是解决中老年人数字困境的重要方向。此外,学习互联网使用方法的途径有限也应引起重视。


调查显示,分别有81.6% 和80.2%的老年人主要通过自己摸索和家人帮助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其中,女性和7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群体更加依赖家人帮助。可见,除了老年人自主学习以外,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应对“数字鸿沟”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 有38.6%的老年人从“亲戚/朋友/邻居”处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仅有8.6%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培训活动来学习互联网使用技能。这也说明,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存在一定缺位,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帮助老年人学习互联网使用技能以及融入数字社会,是“智慧助老”的突破口。


针对老年人依托教育学习跨越“数字鸿沟”的问题,翟振武建议,开展大范围的“数字扫盲”活动。可以依托已有资源组织“数字扫盲”培训班,教授老年人使用通用手机软件等。


杨文霞说,新时代的老年人要做到“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就离不开终身学习,给老年群体创造绽放光华的丰富平台,为他们赋能,激活身上的能量,形成更大的能量圈,让他们夕阳仍烂漫。

图片




首 页 |学校概况 |专家团队 |教学科研 |校园资讯 |交流合作 |综合信息 |证书查询 |联络我们